简单聊两句,全明星后的第一场比赛,湖人VS黄蜂。严格来说,这并不是全明星假期后的正式比赛,而是在补之前延迟的赛事。调休虽然暂时舒爽,但补班如同吃屎。两支球队的状态似乎都受到了假期的影响,表现得异常抽象,进攻效率均未能突破百分大关。
黄蜂在上半场表现糟糕,然而下半场调整后,三球和小桥突然爆发,曾经一度9投1中的尼克·史密斯在我发完吐槽微博后,接连命中4记三分,帮助黄蜂成功反超。湖人本场表现整体低迷,上半场虽然能够领先,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在手感不佳时的对比。湖人利用对手失误转化为快攻得分的能力明显更强,归根结底,湖人有尊龙凯时和詹姆斯的支持。
尽管两队都频频失误,湖人靠着更好的传球创造机会,始终占据优势,尤其是在詹姆斯的推动下。今天,湖人表现最佳的球员无疑是詹姆斯(还有电风扇)。与东契奇相比,40岁的詹姆斯反而像个年轻人,一回归就迅速找回比赛感觉。东契奇复出以来,三场比赛状态都不佳,尚未拿到20分,命中率甚至低于40%,合计失误累计12次。目前显然不宜下结论,东契奇与詹姆斯的兼容性仍需验证。
本赛季,东契奇的整体表现及失误水平没有一场比赛如此糟糕,复出后复工的挑战显而易见。同时,湖人引入东契奇设定长期发展,通过几场比赛的结果并不能过于苛责。与此同时,浓眉继续休养,达拉斯球迷情绪高涨,而东契奇的状态不佳在主场引来隐约嘘声。关于尼科是否能恢复人选,尚待进一步观察。
虽然样本量有限,大交易对两队的影响未能完全显现,但今天的比赛中有两点值得注意:第一,有了东契奇,湖人不再专注于里夫斯,反而主攻东契奇。东契奇和里夫斯在防守上的弱点不同,这显示出只要对手有这两种资源中的一种,湖人仍能找到突破口。此外,湖人面临另一种攻防方式的挑战,高位策应加上高低位连线,考验其内线球员的协防能力。
第二,黄蜂竟然敢于夹击詹姆斯。今天黄蜂的这一策略主要依赖于湖人整体表现不佳的前提。如果东契奇能恢复状态,他与詹姆斯的搭档将形成良性互动,任何对夹策略都会对内线形成巨大压力。回顾詹姆斯的职业生涯,敢于在三分线夹击他的教练并不多,但要实现这一策略,湖人的队员需具备能够投篮和抢篮板的能力。
湖人第三节末与第四节或许会格外想念被驱逐的里夫斯;在现有阵容中,他几乎是詹姆斯最佳的挡拆搭档,可提供多样的处理手段。如果对手选择在弧顶夹击詹姆斯,里夫斯前去支援是破解之道。东契奇也可以,但他在此方面不常实践,并且此时对手在东契奇和詹姆斯之间挑选防守策略,会形成不小压力。
在进攻端,里夫斯在湖人中有着独特的定位,而他与东契奇的组合在防守端却颇具隐患。湖人与爵士的较量中,防守热情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。湖人目前的阵容要想保持防守,恐怕不能轻易放松,毕竟寄希望于对手投不进三分并非长久之计。东契奇加盟湖人,理想状态是减轻詹姆斯的负担,使其在关键时刻更为轻松,但另一方面,詹姆斯承担的任务也随之增多,作为前辈,他需向东契奇传授更多的身体管理和状态保持的经验,这一转变显得尤为重要。